一架F-35战机从空中急速下降股票配资炒股交流,直接在日本鹿儿岛机场进行紧急迫降,整个机场瞬间陷入一片混乱。这一幕引发了连锁反应,首先是英国海军再次成为国际笑柄,其次,美国也因此受到了影响。
英国海军此次的“亚太之行”无疑充满了尴尬。本以为将舰载机“丢在”印度已是最大的笑话,却未曾料到相同的错误再次发生。根据央视新闻报道,英国一架F-35战机在鹿儿岛机场发生紧急迫降,机场随之关闭,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。回顾英国此前宣称的“亚太展示肌肉”言辞,现在的局面只能用“丢人现眼”来形容。如此巨大的落差,英国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羞辱,值得怀疑。
英国海军这次远赴亚太,本以为是借两艘老旧航母和先进的美制F-35B战机大显身手,却不料面对艰巨的后勤保障问题,屡次遇到技术故障。在印度的紧急迫降事件,英方曾以“恶劣气候”作为借口,但这次恐怕再也无法用这一理由来掩饰了。更为讽刺的是,这次事故发生在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上,而该航母正在与美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进行联合演习,演习内容还正好涉及F-35B在日本“加贺”号准航母上的起降演练,令人不禁感叹事态的荒谬。
展开剩余75%回顾英国这趟亚太之行,口号震天响亮,防长曾在澳大利亚宣称,英国准备好在太平洋地区投入战斗,矛头直指台海问题。结果,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的F-35B战机接二连三发生故障,并且滞留海外,令人唏嘘。众所周知,航母的核心战力在于舰载机。F-35B作为全球最先进的五代舰载机,原本应当成为英国海军炫耀力量的王牌,但却频繁发生故障,暴露了英国对这昂贵战机的维护能力严重不足。
尽管英国两艘“女王级”航母设计可搭载36架F-35B战机,但现实中其拥有的数量长期保持在个位数,甚至不得不租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飞机充数。这种状况反映了英国在经济上的制约,难以支撑其昂贵的军事野心,却依然选择参与美国主导的“印太战略”,这一切都显得有些“打肿脸充胖子”。F-35B的频繁故障,无疑暴露了英国在战略规划与后勤保障方面的巨大漏洞。
然而,尽管F-35B的接连出事让英国丢尽了脸面,日本却毫不犹豫地加快了引进F-35B的步伐。最近,日本已接收首批F-35B战机,并迅速部署到基地。日本媒体对此大肆欢呼,称这标志着战后80年来,首次拥有舰载机。即便F-35B存在一定的故障风险,日方依然毫不动摇,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?
首先,F-35B是目前唯一能够满足日本需求的舰载机。它具有短距起飞和垂直降落能力,而这种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只有F-35B能够提供。日本的“出云”级直升机航母已经为适配F-35B进行了多次改装,因此无论技术难度如何,他们都不愿放弃这一选择。
其次,尽管F-35B的故障率较高,但它依然是一款性能优越的五代隐形战斗机,具备隐身性、先进传感器、信息融合等卓越能力。相比于日本现有的F-15J和F-2等老旧战机,F-35B的技术优势不可小觑。这种技术优势不仅能显著提升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进攻性力量,还能大幅增强其对周边地区的威慑力。
此外,拥有F-35B对日本的政治意义非同寻常。它意味着日本在“专守防卫”的框架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,正在朝着“正常军事大国”的目标发展。F-35B不仅仅是一架战机,更象征着日本追求更大军事影响力的决心。
尽管英美的维护能力存在缺陷,但日本却可能凭借其较强的工业基础和接近美国的军事支援体系,解决F-35B的后勤问题。日本可能认为,借助美军强大的后勤保障,自己也能更好地确保F-35B的运作,进一步融入美军的作战体系,从而增强其安全保障。
然而,F-35B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。美国空军的报告显示,F-35A机队的任务能力率仅为51.5%,远低于65%的目标。这一数据清楚地表明,即使是美国,维持F-35机队的高战备状态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
在这种背景下,中国的新型隐形战机歼-35的崛起,无疑为F-35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。歼-35在隐身技术、态势感知等方面可能会进行更优化的设计,以减少F-35的维护难度,提高战机的可靠性和出勤率。此外,歼-35可能还会在全寿命周期成本方面进行优化,从而避免F-35“买得起却养不起”的困境。
随着未来空中战力竞争的加剧,单纯依靠技术领先已不再足以确保空中优势。未来的竞争将更多关注战机的可靠性、可维护性和出动率,而这正是歼-35有望在这些领域超越F-35的关键所在。谁能在这些方面取得优势,谁将主导未来的空中战场。
发布于:天津市粤友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