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7日晚上,印度空军发动了名为“朱砂”的军事行动,对巴基斯坦及其他邻近地区实施了空袭。巴基斯坦空军迅速展开了反击,经过长达一小时的激烈空战,双方共投入了约110架战机。最终,巴基斯坦空军成功击落了印度的5架战机,其中包括3架被认为是印度空军王牌的法国“阵风”战斗机。这场罕见的空战中配资官方,表现突出的战斗机正是中国制造的歼-10C战机以及其搭载的PL-15E远程空空导弹。更加震撼国际军事观察者的是,印度官方首次承认,PL-15E导弹的实战射程超出了预期,突破了200公里的大关。
据可靠情报来源透露,印度情报部门错误地低估了PL-15E导弹的射程,将其预计射程定为约150公里。由于这一错误的情报,印度的“阵风”战机飞行员在空中判断失误,未能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,最终成为巴基斯坦空军的攻击目标。而巴基斯坦方面则明确表示,击落“阵风”的PL-15E导弹是从大约200公里的距离发射的,精准命中目标。更有印度军官私下猜测,PL-15E的实际射程可能远超官方认定的200公里,甚至创下了空对空攻击的新纪录。
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扎希尔·艾哈迈德·巴伯尔·西杜亲自指挥了此次行动,制定了明确的战术。巴方结合电子战压制,利用PL-15E导弹的超远射程,设伏并精准打击印度空军的精锐力量。PL-15E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远程空空导弹,具备出色的综合作战能力。其采用复合制导系统,包括捷联惯性导航、卫星制导、双向数据链修正和末端主动雷达制导,能够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迅速锁定目标并进行精准打击。最令人惊讶的是,PL-15E导弹的实际射程远远超出了中国官方的宣传数据,甚至超过了国际市场上同类武器的性能标定。中国的出口版本PL-15E与其他大国武器出口时普遍夸大性能的做法不同,反而在实际作战中显得更为强大。
展开剩余51%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的空战专家布朗克指出:“PL-15E展现了极强的远程打击能力,印度空军显然未能做好足够的应对准备。”巴基斯坦随后的战果展示,包括“阵风”战机残骸和电子战证据,为这一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持,也令国际社会对中国武器的实际能力产生了全新的认知。
这场空战不仅彻底破除了关于中国武器“质量低劣”的固有偏见,也证明了中国军工技术的快速崛起。PL-15E和歼-10C的出色表现,标志着中国武器系统已经具备与西方先进装备抗衡的能力。这一事件也向全球军事工业界发出了警告——中国武器的技术复杂性和实战可靠性,已无可置疑地位居世界一流。
与此同时,焦点逐渐转向了中国自用版的“霹雳-15”导弹。作为PL-15E的升级版,霹雳-15的性能无疑更加令人惊叹。无论是射程、制导精度,还是数据链效率和末端抗干扰能力,霹雳-15都在多个关键指标上超越了出口型号。据推测,巴基斯坦所获得的PL-15E导弹可能是2015年生产的早期批次,且由于中巴特殊关系,其性能已处于“满血”状态,而非“简化版”。因此,解放军现役的最新型号及其升级版本,性能必定更加先进,足以在未来的空战中占据更大优势。
印巴空中对抗的胜利配资官方,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实战检验,更是中国尖端航空武器系统的一次重大突破。它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在高端武器领域的强大竞争力,并迫使国际社会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中国军工科技的迅猛发展。这场战斗无疑标志着中国高端武器时代的到来,甚至在某些领域,西方大国也不得不正视与中国之间的差距。
发布于:天津市粤友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