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时间,俄乌战争仍在进行时,美国和印度这对“老朋友”竟然也大动干戈,吵得不可开交。真说不定,这场争吵的激烈程度,几乎可以比肩一场正式的国际冲突了。回头看,这两个国家的矛盾配股票配资网,其实和俄乌战事有着紧密的联系。
自从俄乌冲突爆发,印度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,疯狂购买俄罗斯的打折石油。试想,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,能源需求本就庞大,突然遇上石油价格大幅跳水,这对莫迪政府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。对于印度来说,这样的机会难得,而作为政府,也不得不为人民的利益盘算,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选择。
然而,美国显然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,尤其是当时的特朗普,更是愤怒得不行。特朗普心里一定有些不满:我可是费尽心力,联合欧洲国家实施对俄罗斯的制裁,而你印度竟然在背后捡便宜,抢着购买俄罗斯的石油,这不是在拆我的台吗?特朗普的心态也很直接:我的美国页岩油卖不出去,结果你们却跑去买我竞争对手的石油,这让我情何以堪?
展开剩余81%结果,特朗普很快拿出了关税大棒,威胁要让印度尝尝“厉害”。但莫迪并不买账,他依然照旧继续购买俄罗斯的石油。这个举动彻底惹怒了特朗普,他感觉作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,他的面子受到了极大的羞辱。
不过,冲突的导火索并不止于此。就在今年5月,印度和巴基斯坦再次发生了激烈的冲突。这不仅仅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,也进一步加深了特朗普与莫迪之间的裂痕。作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,他最看重的就是经济利益和盟友的“忠诚”。在特朗普看来,印度一直是“四方安全对话”成员之一,时常与美国进行联合军演,但关键时刻却背离美国,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和武器,这如何能称得上是“真正的盟友”?
终于,在公开讲话中,特朗普彻底失去了耐心,直接给印度扣上了“死亡经济体”的大帽子。对于印度来说,被如此侮辱,显然不是小事,尤其是特朗普这个话一出,无疑是对印度经济的极大打击。
莫迪并非是一个容易忍气吞声的人,他在印度政坛摸爬滚打多年,凭借着坚强的领导力和民族主义情怀才站稳脚跟。面对特朗普的公开羞辱,他绝不会轻易低头。于是,8月2日,莫迪通过一次公开讲话间接回应特朗普的指责,尽管没有直面提及特朗普,但他话中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对特朗普进行回击。他大言不惭地向全体国民宣誓:“印度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!”
显而易见,这番话是在挑战特朗普的言论:你说我经济“死亡”?那我就给你看看,印度不仅不会死,还将迎头赶上,成为全球经济的强者,仅次于中国和美国。这番话的背后,不仅仅是莫迪的一句豪言壮语,更是他为自己第三个任期所立下的军令状。
问题随之而来:莫迪的这个雄心壮志到底能否实现?从表面来看,印度的潜力是有的,庞大的人口、年轻的劳动力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其提供了基础。但是,印度经济中的种种问题也不容忽视,贫富差距、种姓制度、社会不平等等问题仍然是严重的障碍。
可以把印度经济比作一辆跑车,虽然拥有强大的引擎,但车身结构却存在先天缺陷,这辆车跑得快却容易散架。莫迪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,为了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,他最近决定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种姓制度调查,这项举措充满风险,因为他之前曾公开承诺不会触碰这一敏感话题。如果实施这一计划,结果可能有两个方向:一是激化社会矛盾,二是借此机会推动大规模改革,向社会公平迈进。
莫迪显然选择了后者,决心打一场“赢得未来”的赌局。如果能够彻底解决数亿低种姓人口的社会问题,那印度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,对莫迪提出的“印度制造”计划无疑是巨大的助力。
因此,莫迪如今不仅呼吁印度民众购买国货,还鼓励企业推广本土产品。他明确表示:“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”,这显然是在针对美国对印度实施的各种贸易限制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,今天加25%,明天可能又要求降低关税,这样的政策让印度感到难以承受。莫迪希望通过独立自主的发展来增强国家经济的内生动力,确保印度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然而,“印度制造”的口号喊了多年,但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。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需要大量的资本,还需要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,这些印度目前都显得捉襟见肘。而这些恰恰是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原因。
尽管莫迪言辞强硬,但他从未直接点名美国或特朗普,这背后是政治家的智慧。他清楚,印度如果真的与美国撕破脸皮,那么它的发展之路将充满荆棘。印度也清楚,像中国那样通过改革开放引进外资、技术才能迅速崛起,而自给自足的道路,显然远比想象中要艰难得多。
面对这些挑战,莫迪也不得不调整策略,尤其是在外交政策方面。近年来,印度与中国的关系显著改善,尤其是在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,印度的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陆续访问了中国,并参与了多项合作会议。更令人吃惊的是,莫迪计划在8月31日至9月1日,亲自赴中国天津,出席上合组织峰会。这一举动不禁让人猜测,莫迪是否在为印度的外交寻找更多的“出路”。
这一切背后的背景就是,美国的持续压力。在俄乌战争中,特朗普和美国的政策对中俄印三国形成了压力,而这个压力也促使三国的关系更加紧密。虽然俄罗斯早已提出“中俄印铁三角”的战略构想,但如今特朗普无意间成为了这一战略的催化剂。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“一枝独秀”时代,正在逐渐过去,印度等区域大国开始寻求更多的战略独立性。
印度并不打算彻底倒向中俄,莫迪政府的根本目标仍然是“印度第一”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,更多的是在应对美国压力时的一种策略性调整。如果特朗普政策发生变化,莫迪可能会改变立场,重新向美国靠拢。这场美印之间的“激烈争吵”实际上是一次深度的压力测试,既是对印度的“忠诚度”考验,也是对美国耐心的检验。
未来的剧本如何展开?8月下旬即将召开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,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,莫迪的言行是否能反映出印度未来的外交走向配股票配资网,这一切都值得期待。
发布于:天津市粤友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